close
佛陀時代,有位婆羅門年邁得子,
婆羅門把這獨子照顧的無微不至,
一心希望兒子能快快長大,誰知,
孩子竟在7歲時因病逝世。
婆羅門傷心欲絕,晝夜思念,有一天他突然想到" 我與其
婆羅門傷心欲絕,晝夜思念,有一天他突然想到" 我與其
在這裡甚麼也不做,倒不如去向閻羅王乞回兒子的性命!"
於是他不顧親人的勸阻,齋戒沐浴後就動身。
婆羅門一路上馬不停蹄,歷經千辛萬苦後,
婆羅門一路上馬不停蹄,歷經千辛萬苦後,
終於抵達目的地。一見到閻羅王,
婆羅門立即跪下哀求"懇求大王發慈悲心,
把兒子還給我吧!" 閻羅王就被婆羅門的誠心感動,
指著東邊說"你兒子現在在東園玩耍,如果他願意,
你就可以帶他回去!"婆羅門欣喜至極,立刻直朝東園奔去。
抵達東園,婆羅門一眼就看到愛子,於是馬上衝過去,
抵達東園,婆羅門一眼就看到愛子,於是馬上衝過去,
抱住男孩說"爸爸好想你,你快跟我回去吧!"
誰知男孩竟推開婆羅門,正面地說"
我只是暫時寄住在你家,所以被稱為你的兒子,
現在我已離開了,你還是打消妄想,早點回去吧!"
說完轉身就走,留下老婆羅門滿面驚愕,無奈地離去。
婆羅門滿心悲傷,悲痛,決定去向佛陀請教怎樣回事,
婆羅門滿心悲傷,悲痛,決定去向佛陀請教怎樣回事,
佛陀聽完婆羅門的陳述後,開示他" 人來到世上,
就只是暫時的因緣聚合,別忘了人有生,老,病,死,
夫婦,父子這樣的關係就像寄居在一起的旅人一樣,
不久就會離散,展開各自的旅程。
眾生因為被甜美的感覺所迷惑,將非我當做我,
將不是我擁有的,妄認為我所擁有,
才會沈淪在永無止盡的妄想和幻覺中,
始終無法認清真實的自己!"
婆羅門這才醒悟,
婆羅門這才醒悟,
原來自己是在追求原本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自己有孩子時滿心喜樂,並不是孩子給的喜樂,
而且自己的情緒反應;同樣的,孩子去世,
也不是孩子把悲痛強加在他身上,是他沒能了解生,老,
病,死背後的自然規律和無常,才會因為失去而悲痛。
不明白這真理的人,只能在各種情緒中開心,無奈,
傷感,為情所縛而無法自拔;
但明白真理的人,就能透達幻滅的真相。
事實上,人在世所有好的境遇或苦難,
事實上,人在世所有好的境遇或苦難,
都只是和我們錯身而過。我們覺得開心,悲傷,滿足,
挫折的這些情緒的確有很多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幻覺。
幻覺是人生最甜美的陷阱,
幻覺是人生最甜美的陷阱,
它會使你為所有的情緒找到寄託對象,
讓你以為所有情緒,慾望,掙扎都是別人給你的。
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一點,就只會像在轉輪上跑的老鼠,
不停跑著跑著,沒有看到終點的一天。
原來一切都是幻覺...
嚇不倒我的XD
全站熱搜